满庭芳小说 > 白莲挽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2 页

 

  女儿走路脚步虚浮,显然不会武功,然而父亲却是脚步沉稳,不显老态。适才听父女的一番言论,老者一出口,便将五人来历道出,若是知道自己并不稀奇,毕竟兄弟五人中,前四人都已在江湖中闯出了名号,但是五弟虽被称为唐门五杰之一,但那是门内人的称号,且他本人其实极少出门,在外头的名声并不响亮,能够一语道出他的身分来历,以及擅长的功夫……看来这老者不简单。

  想到这里,对两人更是留上了心。眼看老者起身要离开,当下在手中暗扣醉魂香,准备试试他的能耐。醉魂香对人的影响不大,只会使人有晕眩、头疼的功效,份量下得重,便会让人昏迷,醒来后头痛欲裂,好似醉酒。

  唐亦仲看准老者站立的位置,将醉魂香弹了出去。就在此时,忆莲刚好拿着干粮出来,走向爹亲,却“哎呀”一声,脚下一软,整个人往地面扑去。老者一看,急忙冲上扶起女儿,使她免去一场“毁容”之祸。这一离开,唐亦仲原本弹出的醉魂香也就落了个空。

  “莲儿,可有受伤?”老者关心地问。

  “没事,莲儿走路太不小心了。”忆莲尴尬地笑。

  “你呀,平常就这样迷迷糊糊的,现在连走个路都会跌倒,把你这迷糊的性子改掉,爹才能安心。”

  “爹啊,别说了,快走吧!”忆莲不好意思地拉起父亲的手,连推带拉的离开。

  “嘿!知道不好意思了?”

  “是是是!可以走快点吗?”

  两人的声音渐远。唐亦仲心下仍是无法释怀……适才,只是凑巧,抑或是被看出来了?

  “老二,怎么啦?”唐亦伯见二弟心不在焉,出声呼唤。

  “呃,没事,只是在想一些杂事。”看着其他兄弟大快朵颐,他随口应着。

  那……应该是巧合吧,应该是……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做事冲动,居然对一个从未谋面的人使出醉魂香!嘿,幸好老头子耳聪目明,又懂得临机应变,否则不是让你试出来了?

  离开茶亭的老人心中暗笑着。

  适才唐亦仲的一举一动他全看在眼里,于是暗踢了一颗石子打在女儿膝盖,再连忙奔出,躲开了醉魂香。一连串的动作让人看来好似巧合,实是精心安排,饶是唐亦仲精明如斯,却也抓不出任何破绽。

  常忆莲看着父亲好似在暗笑,心生好奇。“爹,你在笑什么?”

  “啊?我有笑吗?”

  “有。”

  “你看错了。”女儿单纯,做父亲的最是清楚,当下摆出正经模样,推得一干二净。开玩笑!要是让莲儿知道是他让她跌跤,她不念他一顿才怪。

  “喔……啊!对了,刚才我有闻到醉魂香的味道,爹,你有闻到吗?”想起离开茶亭时一股极微的香味飘入鼻间,虽然香气极淡,但她仍辨出是醉魂香。

  “莲儿,你可能是受了风寒了,所以眼睛昏花,鼻子也不灵了,刚刚哪有什么味道,闻错了吧?”老人脸色不改。

  忆莲替自己诊了诊脉。“没有呀!爹,我没受风寒。”忆莲满脸正经地回答。

  “没有?那就可能是你产生错觉了吧。对了,你不是想去杭州吗?我们先去杭州,再去找阿黑好了,好不好?”老者连忙带开话题。

  话题一转,忆莲马上就忘了之前提过的醉魂香。“好!爹,你要带我去看西湖喔!”

  “没问题。”

  一老一少就这样边走边聊,往杭州出发。

  时值南宋中期,理宗当政。过去皇族宗室南迁,以避战祸,杭州因其地利,交通商业发达,其首城临安府便成为南宋都城,繁华冠绝一时,陶瓷、纺织、印刷、造纸,应有尽有。尽管北有金人,南有大理,西有西夏、吐蕃等部,但这并不影响发展,临安依旧繁华,只要战事不要牵连到首都,什么都好。

  忆莲与父亲赶了几个月的路,终于踏进了临安府。一进临安,就被周围热闹的气氛吸引了目光,只见小贩叫卖声此起彼落,姑娘们穿着鲜丽的衣裳,挑选着胭脂水粉;也有儒生捧著书册擦身而过;酒楼里更是高朋满座,小二忙碌地穿梭其间。

  自小便与父亲居住在成都一带,近年来虽然四处奔走,却从未到过大城市,常是在乡间或山林间走动,或是采药,或是医病,虽然到过大理,也去过西夏,却从未拜访过其都城,踏入临安府,给忆莲带来极大的感受。从未想过一个城市竟能繁华至此,让她目瞪口呆。

  “莲儿,莲儿!”老人唤了几声,见她仍四处打量,无法回神,于是一个爆栗敲在她额头上。忆莲吃痛,赶忙回头望着爹亲。

  “回神了吗?”

  此刻两人正坐在客栈一角,等着小二张罗吃食茶水。

  “爹,这里好热闹呀!”

  老人轻哼一声。“大惊小怪。临安是首都,繁华是应该的,倘若你来看到的是一个破败的首都,那么这个国家大概也没救了。”

  “我觉得这里生气蓬勃,跟我们住在山上时的清静完全两样,很是新奇。”忆莲在心中思量着二者的不同。

  住在山上的时候,伴着她的是山岚鸟语,一片清静适意;在临安,却是人声鼎沸,每个人的脚步好似都快了一倍不止。

  “唉!这种繁华又能持续多久?你看这里如此热闹,焉知他朝这里不会成为荒土一片……”长发掩住了老人的大半脸孔,但依稀可以见到老人望着眼前景物,仿佛见到的是空无一物的空地。

  “就是因为这样,才更要把握这短暂光阴,多看、多听、多学,死时无憾,便是乐事一件了。对我来说,山上是一个美景,这里又是一个美景,就算将来这些地方都不在了,我还是会记得此时感受到的震撼。”忆莲笑着。

  老者一笑,不回话,只是在心中暗想着:女儿能有这般想法,将来的人生会走得开心许多,绝不会像那些无法放下仇恨、封闭自己的人,对眼前美景毫无所感……唉!阿黑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已有四年未见到他了,只是从一些书信及小道消息得知近况,不知他的心结是否已经解开了……想起这个弟子,心情又沉重起来。

  忆莲见父亲不语,似是想着事情,不敢打扰,便为爹亲及自己倒了茶水,然后一双美目便骨碌骨碌地转着,好奇地往左右邻座看去。忽然,一个装扮华丽、满身流气的富家少爷走了过来,满脸笑意地打量着忆莲,问道:“敢问小娘子可是初入京城?”

  忆莲看了那人的笑脸,一阵鸡皮疙瘩立时竖了起来。不过她还是很礼貌地回答:“我是头一次跟我爹来的。”

  “哎呀!难怪我从未见过小娘子你。来到京城,可曾逛过附近的名胜古迹?”说着,右手还故意搭上忆莲放在桌上的小手。

  忆莲很快地抽回手,没让那富少碰到。

  “还没。”这个人真是古怪,说话就说话,干嘛动手动脚的!

  “若小娘子不介意,在下愿意带小娘子去见识见识这临安城的热闹之处。”

  “不用了,我还得陪我爹呢。”忆莲从未被男子这般搭讪,再加上心思单纯,一时间想不透这男子意欲何为,但心里头就是一阵古怪,觉得与此人再多说下去有害无益。

  老者在一旁看着两人对话,知道这名男子不安好心。

  “多谢公子好意,不过我女儿还有小老儿我尚有事在身,不好打扰,就此告辞。”说着,顾不得已点的菜,拉起女儿,背起布包便要离开。

  “且慢。小娘子与老丈初到此地,想必尚未寻好落脚之处,在下愿提供住宿之地,还望二位赏光。”坐在两旁的食客早已识相地躲开,远点的客人,则在不断私语。

  “这个王公子,肯定又看上了这位姑娘,想把人家抢回去了。”

  “哼!人家家里有钱,每次抢了闺女,都是给钱了事。听说一年前有个姑娘不堪受辱,投水自尽,家属告到衙门去,还不是被王家的人用钱买通了,最后无罪开释。”

  “唉,只是可怜了这女孩,长得这么标致,却被这个王八蛋看上了。”众人你来我往的窃语着,竟是无人敢出面制止。看着守在一旁的王家护卫,没有一个人敢仗义执言,深怕逞一时口舌之能,会落得伤重不治;要不,或被王家买通衙门,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那可就真是无法翻身了。

  老者耳力极佳,话语虽远,却是听得一清二楚。当下便看着这个人们口中的“王八蛋”打算如何强逼民女。

  “姑娘,小生名叫王得财,在此地也还算有点声名,我家中尚有空房,若小娘子不介意,可到府上一住。”

  “不用了,我跟我爹会自己找家客栈住下,不劳公子您费心。”

  “哎,寻常客栈哪比得上我们王家的客房,只要小娘子你在我家客房住过一晚,保证是乐不思蜀,不会再想去住那种寒酸的地方。”王得财越说越得意,竟伸出手往忆莲脸上摸去。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