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乔突然听见洪晔将自己和妹妹居然并列为宛城之宝,不由得大吃一惊,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才是。
孙策讶道:“乔公之女?那不正是乔孝廉的堂妹吗?”
刹那间,厅上八道目光都集中在大乔的身上。众人望着“乔孝廉”俊美的容貌,心里想着他与二乔既是堂兄妹,血缘相近,容貌亦有可能相似,他既已生得如此好看,那么大小二乔美名远播,也是可以想像的事了。
大乔勉强一笑,尽管她目前扮做了乔斐,但是要她亲口直承自己和妹妹生得美丽,实在也是无法启齿,只得说:“她们二位正是在下的堂妹,容貌是可以称得上清秀,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说什么国色天香,只怕是过于夸张了些吧。”
“咦,乔孝廉此言差矣。”周钦摇头晃脑他说道:“老夫虽然未曾亲眼见过这两位小姐,但是曾与她们有过一面之缘的人均说,乔公这两位千金真如天仙下凡,美得让人无法想像,而且知书达利,真可谓才貌双全。这些人之中,可也有走遍大江南北。见过不少世面的,他们也都这么说,那就是十足可信了。”
高骥也说:“家族中有如此美人,那是一件美事啊,乔孝廉大可不必急着否认呀。”转头对孙策笑说:“不知将军是否已有妻室?所谓才子配佳人,乃是天作之合,将军如此英明神武,身边该当有一位绝世美人相伴才是啊。正巧乔家二姐妹均是待字闺中,若是将军不嫌弃,小人倒想要自动请缨,为将军向乔公说个媒哩。”
对于他这一番话,周钦和洪晔齐齐拍手叫好,却令大乔心头又窘又羞,不禁秀眉微蹙。虽然高骥之言也许是出自一片好意,但是大乔亲耳听他笑嘻嘻地这般说来,总觉得自己好像被称斤论两地卖,心中颇为不悦,却又难以开口反驳。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转头看着孙策,担忧不知他会有什么反应。
对于高骥的提议,孙策微微一笑,先转头对大乔说:“在下亦曾听闻乔孝廉两位堂妹才貌双全的美名,早已仰慕在心。”又对周钦等三人说:“不过近日内在下便要离开宛城,而且娶妻乃终身大事,还得先请示过家母才是;不过诸位前辈的好意,在下先心领了。”说着,团团拱手表示谢意。
秦汉之际,男女合婚均须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厅上众人皆知孙策之父孙坚已死,但母亲吴夫人仍健在,古云百善孝为先,孙策表示要尊重母亲的意见,亦是合情合理之事,因此听他这么模棱两可他说来,周钦等三人面子十足,自然不会再追究下去;而大乔也因为他表示尊重而心意顿和。
“将军为何急于离开宛城?”周钦问道:“何不多就几日,好让咱们有时间为将军筹得更多更充足的粮袜,加上将军向来用兵如神,如此一来,将军讨伐反贼会更有胜利的把握啊。”
孙策正色说:“多谢周先生的好意,但是在下于起兵之初,誓言继承父志,以组除叛逆为己任。如今天下大乱,天下百姓历经生离死别的痛苦,在下感同身受,恨不得能早日歼灭反贼,还给百姓平安快乐的日子,因此急不可待地想要尽快收复其它城池啊。”
这番话说得豪气干云、气魄十足,在座四人亦均可感受到他的雄心壮志,不由得击掌叫好,纷纷对他表示敬意。
周钦当即朗声说:“将军如此心意,老夫先替天下百姓谢过了,祈盼将军能早日拉平叛乱,凯旋归来。”说罢,伙身以首叩地,表示最高敬意,而其他三人纷纷跟进。
孙策则亦急忙还礼。
行过大礼之后,孙策正欲再开口说些什么不过,就在此时,适才指引大乔人内的那名中年汉子疾趋人室,向众人打恭作揖地致意后,才贴耳到孙策耳旁低语。
孙策听着听着,便皱起了眉头,似乎有什么棘手的事正待他处理。
厅上四位客人见此情状,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只是在一旁静待主人交代完毕。
不过中年汉子说了一会,孙策既无点头、也不摇头,似乎正沉吟未决;略一思索后,挥手要中年汉子退下。
在四人之中,周钦年纪最长,经验老到,他鉴貌辨色,便知道讨逆将军恐怕另有要事必须处理,自己若再待在这里说个没完,未免太不识趣,反正他与高骥及洪晔来到这儿,已经将近一个时辰了,于是不等孙策开口,主动先对他说:
“今日能得见将军金面,老夫已是心满意足,在此叨扰将军已久,也该是告辞的时候了。”随即站起身来。
而高骥和洪晔亦随之起身告辞。
大乔来到官署的时候,远较其他人要晚得多,和孙策交谈也不过几句话,心中颇觉意犹未尽;但她也看得出来主人有要事在身,客人于情于礼都不应耽误主人,因此也只得站起身来。
不过想想,自己的心愿也不过是见上孙策一面,和他说上两句话,如今既是如愿已偿,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呢?自己可别太贪得无厌了。如此一想,登时心平气和,也就随着三位长辈向孙策拜别。
“今日能得到诸位的指教,在下亦是感激不尽,改日必当设宴款待各位,还请务必赏脸出席。”孙策说着,同时也站起身来,亲自送众人至门边,—一把手话别。
大乔因为年纪最幼,因此走在最后,待得周钦等三人都已出了门后,她才来到门槛前,抬眼见到那中年汉子已将她的坐骑牵到门外了。
大乔走到孙策身前,抬头看去,只见孙策也正凝视着她。
“多谢将军盛情款待,小人就此告别,敬祝将军万事顺遂如意。”大乔也依着礼节说了几句祝福的话。
这次的拜会虽然不过半个时辰左右,但是孙策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的英雄风范,已经令她好生崇敬,不自禁地心中已生离别依依之情;想到将来只怕是再也没有如此机会了,心中更添惆怅。
“乔孝廉几时要离城?目前暂居于何处?”孙策没有应答,反而如此询问。
大乔微微一愣,随口答道:“也许明后日就要离城回荆州去了吧,目前小人暂居于叔父家中,纵使是亲人,亦不敢叨扰太久,增添人家的麻烦。”
“这么急?不能再多耽几日吗?”孙策似乎有些失望,说:“在下还待解决公务之后,希望还能有机会单独向孝廉你好好请教一番呢。”
大乔乍听之下,还以为自己耳朵坏了、听错了,猛地抬起头来,却果真看到了孙策一脸诚挚地看着自己;显然刚才这两句话完全是出自于他的肺腑之言,也足见刚才她的发言令他印象深刻、非常赏识了。
“呃,这——”大乔一时张口结舌,过度的惊喜,使得她不知该如何反应才适当。
“怎么?孝廉你是答应了吗?”孙策见她迟迟没有回答,脸露喜色地问道。
望着孙策那湛然有神的殷切眼眸,大乔心头一热,险些便要答应下来了:但是心中毕竟还是有诸多顾忌无法抛开,考虑良久,她终究还是咬着牙说道:
“将军如此盛情厚意,真是令小人受宠若惊。小人其实真的非常愿意跟随在将军左右,略尽薄力,但是由于俗务缠身,这次只怕是不得不负将军期望了。”顿了顿,无比诚挚地又说:“小人只有日日夜夜祈祷将军这次西征能够顺利,早日凯旋归来,希望届时小人能有荣幸为将军洗尘接风、设宴庆功。”
孙策微一沉吟,便笑着点头说:“既然如此,那么在下也不便勉强孝廉了。若孝廉已将俗务安排妥当,在下身于军营中,随时欢迎你来访便是。”
大乔又是惊喜、又是不舍,千言万语无法出口,只得化作深深一揖,说道:
“多谢将军,但愿小人有朝一日能报答将军厚爱。”
“希望那一日能早些来临啊。”
孙策笑着回答,直送出了大门,亲眼目送着大乔翻身上马后,双方这才依依不舍地举手作别。
第三章
深秋时分的夜里,当略带寒意的微风轻拂过乔府后院之际,一轮半圆明月正高挂天边,随着那回荡在院内的悠扬琴音,抖落了一地皎洁月光,似乎正是有意要看清,院中那两张如出水芙蕖般娇嫩的绝世容颜。
大乔一身纯白绸衫,坐在院中石几前抚弄着古琴,在银白色月光映照厂,周身仿佛笼罩在一层薄雾中,本就端丽难言的脸庞,益发显得不似尘世中人;而小乔身着鹅黄绸衫,静静地坐在一旁赔听姐姐抚琴,小小的瓜子脸上神情肃穆,柳眉微蹙,似乎从琴声中听出了些什么。
在大乔青葱也似的纤指拨弄下,幽雅动听的旋律更加地婉转缠绵,犹似女子的呢哺细语,又好似轻声叹息;起初音符轻盈跳跃,显得无比甜蜜欢愉,但是过得片刻,那音韵几个盘旋,却逐渐低沉了下去,像是隐含怨忽;忽喜忽忧、又嗅又乐,深。情款款、难舍难忘,难以理情心中所思。左思右想良久,没奈何,终究只能一声轻叹,在心底低呼几声心上人的名字,音符几下轻颤后,琴声就此悄然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