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小说 > 伤城记(心慌的周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14 页

 

  这次回来,也实在是因为想家,光是一家人坐一起吹牛聊天便值回飞机票,肆无忌惮,论尽天下事,即使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又有何妨。

  她有点困,见床头有张报纸,便取过阅读。

  陈开怀读到的是此刻香港最流行的财经专栏,通篇都是数目字:投资者仍对恒生指数二六五0有戒心,每次接近此一水平便有抛售压力。今年住宅楼价最高曾见二千元一尺,现回落至一千五百元一尺,作为收租只有七厘息。美国债券利率已少于八厘。黄金方面,低于三八0美元一盎斯已不宜沽空。

  她骇笑。

  香港人不但是移民专家,亦是金融专家。

  她喝一口清甘的茉莉香片,睡着了。

  祖母对之之说:“你姑姑还像个小孩子。”

  之之不敢苟同,只觉肉麻,这样老谋深算,还似小孩?可见人人戴着有色眼镜,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偏见之至。

  “奶奶,你真的已经决定远走他方?”

  “十个钟头飞机还算是好的了。”

  “奶奶真舍得我们。”

  祖母也侧然,“时势是这样,有什么办法,时势令到七十岁老人离乡别井,时势多么可怕。”

  之之轻轻解说:“不过是悲观心理突然加强而已,其实关系一点没有改变,只要我们继续替老板赚大钱,只要我们有利利价值,饭碗一定保得住。”

  老祖母并不糊涂,完全听得懂,她简单地答:“我们没有兴趣替这样的老板做下去。”

  受够了也就是受够了,之之并不责怪祖父母,他们有他们的意愿,之之不明白,不了解,但是不反对,不抱怨。

  两老如果不英明不果断,试问当初怎么会毅然带着两个子女南下一切从头来过。

  只听得祖母说:“你舅舅这些日子到哪里去了,不是要等我们走了他才肯回来吧,在外头要茶没茶,要水没水,怎么过日子,你去叫他回来,告诉他,没有人记得他做过什么,也没有人介意。”

  之之莞尔,仍然不喜欢他。

  老祖母唠叨:“一直没有礼貌,他姐姐宠坏他,见人从无称呼,独喜睡懒觉。”

  陈知何尝不是这般德性,三代不出舅家门,但是祖母待陈知如珠如宝。

  陈知在厨房做蒸馏咖啡,见到妹妹,没头没脑没抬头地问:“要住几天?”

  “起码三两个礼拜。”

  陈知呻吟,声,“多不方便。”

  之之轻轻说:“这里快成为基地总部了,你以为我不知道,时常有人半夜来开会,可是?”

  多一名外人,陈知当然怕节外生枝。

  就在当天晚上,不速之客又上门来。

  冷气机有节奏地轧轧声作响,遮掉许多其他杂音,要很用心很用心,侧着耳朵,才能听见楼下开门关门声,穿球鞋的脚步轻轻上楼来,悄悄掩进陈知房去。

  之之看看床上的姑姑。

  她根本不打算在明朝八明之前醒来,看情形不会对任何。人有所妨碍。

  之之同自己说:总得有人看看陈知在搞些什么鬼,否则的话,一旦出事,统并无人知道究竟。

  楼上三间房间,舅舅不在,少了一个人,更适合开会。

  之之与哥哥的房间当中隔着卫生间,她推开舅舅房门,一进室内,便听到他们的对话声。

  之之在黑暗中走近窗边往下看,街道上一片静寂,没有车,也没有人。

  陈知的门槛也很精,他并没有开灯,即使有人在对面住宅看过来,也见不到什么。

  声音很轻,但可以辨认其中有陈知,有吕良,有张翔,原班人马,另加一把陌生声音。

  当下之之听得陈知说:“……他并不快乐。”

  之之有第六灵感,马上明白这个他是什么人。

  吕:“过一阵子,习惯了西方的生活,便会改善。”

  陌生人:“他的英语与法语根本不敷用。”

  张:“他抱怨巡回演讲示威非常劳累,同时,他不愿意谩骂叫嚣,他希望可以比较具系统地理智地进行有关工作。”

  四个人沉默一会儿,像是爱莫能助的样子。

  之之心中有数,受人恩惠,替人消灾,世上一切必须付出代价,一般人家千儿八百请个家务助理,什么肮脏的工夫不叫他做,如果牵涉到护照与居留问题,当然更加复杂。

  当事人多多少少得为本身利益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

  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何尝没有怪诞阴暗的一面?

  吕:“他有被利用的感觉。”

  陌生人:“假使没有庞大利用价值,他的下场不过与他同学一样。”

  之之听到这里,发觉这批人的语气已经比较客观,过分的好奇与热情像是逐渐减退。

  陌生人:“他有点矛盾,虽想经由大众媒介继续维持其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却又逃避媒介的追寻,高深莫测,已逐渐走向自我中心。”

  陈:“好像骑虎难下。”

  陌生人:“跟着的一关更难熬,资本主义社会多么喜新厌旧,一下子把人捧为炙手可熨的明星,一下子倦腻便把人打进冷它,他要提防的是热情过后的反高潮。”

  众人又再次沉默。

  这陌生人是谁,恁地清醒,好有头脑。

  之之只是不便张望。

  吕:“他这三个月的节目已排得满满。”

  张:“他们要求他一出场便大声喊:我是某某某,这最使他难堪。”

  陈知长叹一声,“人在江湖。”

  张:“他又特别怀念身陷囹圄的弟兄。”

  陌生人作一个总结:“流亡生涯不好过。”

  吕:“陈知,他问候你同令妹。”

  之之在隔壁房间胸口不禁咚一声。

  陈知轻笑,“他说之之是唯一抢白他的人。”

  陌生人:“是吗?我倒也想见见这个女孩子。”

  陈知:“舍妹有点任性。”

  之之喃喃道:“闲谈莫说人非。”

  隔壁忽然静下来,众人似在翻阅一些文件,声音压得更低。

  之之忽然静下来,众人似在翻阅一些文件,声音压得更低。

  之之感慨万千,与哥哥在一起生活这么些年,邻房的活动.从来没有间断过,一直有同学来陪他练小提琴,做功课,筹备演讲,身为人师之后,学生也经常上门,气氛融洽,陈知性格天真率直热情,不怕吃亏,器量又大,很有一点魅力,朋友喜欢同他交往。

  但这一阵子的集会性质又自不同,牵涉到这样大的题目,事前是陈之完全不能想像的。

  父母还蒙在鼓里,祖母常常说,要待出了事,半夜来抓人,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有些大学生干脆失踪,再也没有回家。

  也有些家长只领回尸体。

  令之之不明白的是,壮烈牺牲的学生素半都出自极其普通的家庭,父亲或许只忙着做生意或搞小公馆,母亲一天到晚搓麻将讲是非,一干青年不知从什么地方学会要争取到底。

  大抵是学校的教育吧。

  知识分子最最不懂得安分守己。

  之之叹口气站起来,不上大学,什么事都没有。

  黑暗中她心不在焉,不知踢到哪一张茶几的一双脚,一本书摔下来,啪的一声。

  夜阑人静,这一声比白天响了十倍廿倍,之之相信全屋的人都听得到。

  她抱怨自己:笨人。

  忽然之间,房门推开,有人问:“谁?”灯亮了。

  之之抬起头,挤出一个笑。

  陈知说:“是你,既然起来了,别站在哪儿,替我们做四杯爱尔兰咖啡上来。”

  之之气恼,“我不是你们的茶水档。”

  “喂,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要不派比较重要的任务给我,要不放我去睡觉。”

  之之甫说完这两句话,就听到隔壁传来一阵笑声。

  她用脚踢一记墙壁,“有什么好笑?”

  陈知说:“我们累得眼皮都抬不起来,做咖啡是太重要的任务。”

  之之责问;“为什么等到半夜三更才集会?”

  “小姐,白天各有各的职业,人人都要吃饭。”

  之之沉默。

  “来,帮个忙,你做的咖啡最好喝。”

  之之总算勉强点头,“别把整幢屋子的人吵醒。”

  她悄悄走到厨房,吁出一口气,取过杯子,正预备大施拳脚,就在这个时候,“之之。”有人叫她。

  之之连忙转过头来,是母亲,之之立刻一叠声叫苦,暗自跌脚。

  季庄皱着眉头:“三更半夜,你招待什么人?”

  之之张大嘴看着母亲。过一会儿答:“哥哥的朋友。”

  “都是些什么人?”季庄步步进逼。

  之之不敢出声。

  “我好好的儿子养这么大,都叫这些人给带坏了,什么地方不好亲开会,竟到我家来!之之,你上去告诉他们,限他们三分钟内离开,不然的话我拨三条九,还有,以后不准再上门。”

  之之很心痛,母亲一次又一次为哥哥盛怒,一定伤身,她把妈妈拉到身边,“你让他去吧,他有他的理想。”

  “之之,我怕他被人利用。”

  “陈知有智慧。”

  “不行,牵连太大了。”

  “不妨,我们置身安全地带。”

  季庄凝视女儿,“之之,之之,你好不天真,天下有哪一个角落堪称安全地带,你可记得旅美作者就在他家的车房门口遭遇不幸?”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