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泥地那头的一块影壁,身后什么也没有。
就像被什么不知名的东西追赶着似地,风荷小跑着穿过大堂。
大堂北门外,就是种着梧桐树的天井。
天井还是原来的天井,左角上那棵梧桐树也还是原来的梧桐树,但今夜它们仿佛都蒙上了一层凄迷、冷漠、神秘的色彩。
风荷不敢在天井逗留,踩着满地簌簌作响的梧桐树落叶,一口气跑到正房的客厅门前。
她推开门进去,拧亮了电灯。
在柔和的灯光照射下,客厅里是那么安宁、舒适。凤荷靠坐在沙发上,甚至还能闻到亦寒留在房内的那亲切的气息。
她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思绪回到前两次和亦寒一起在这间客厅里的情景,多么希望亦寒此刻能在自己的身边啊。
不,不对!风荷摇摇头,否定了刚才的想法:我不就是要独自来找那丢失了的幼时的记忆吗?是的,我要找到我自己,我要弄清我的病因,彻底治好它,把一个完美的自己交给亦寒。
这想法给了她勇气。她霍地从沙发上站起,不再留恋客厅的光亮,身影溶入了走廊上浓重的黑暗里。
风荷不记得第一次在晚上来到这儿时,走廊上是否有电
灯。她用手摸索着墙壁,找不到开关。
咬咬牙,她决定就这样摸黑走上二楼。她有点后悔,来得过于匆忙了,竟没带上一个手电筒。
由于年久失修,脚下的木头楼梯摇晃不稳,每踩一级。就发出“咯吱”一声。
风荷小心翼翼地走着。当第一声的余韵在空旷的宅子里尚未飘散尽的时候,第二脚又踩了上去,又是“咯吱”一声。
这一轻一重的“咯吱”声和风荷的脚步声,在这暗黑的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有节奏的音乐。
这音乐使风荷陡然产生了一种熟悉的奇妙感觉。她依稀感到,为了听到这种声音,在一个遥远的时候,她曾经在这楼梯上反反复复、饶有兴味地上上下下,又仿佛自己仍躺在摇篮里,当摇篮晃动的时候,耳畔就伴着这种“咯吱、咯吱”的声响……
走到一楼和二楼之间的楼梯拐角,风荷就好像知道这儿会有间房子似地,右手伸出,一推,果然,一扇门“呀”地开了,就好像是谁发出的轻微的叹息。
门边有电灯开关,风荷把它一扳,灯竟亮了。小小的积满灰尘的灯泡发出昏暗的光,照着这间同样是小小的积满灰尘的房间。房里什么家俱摆设也没有,屋角堆着些破椅烂筐之类的东西,大约这儿原本就是堆杂物的吧。
风荷的眼光落到墙上挂着的一个竹编托盘上,那托盘已发黑,看不出原先的颜色了。四周的镶边也已磨损。破裂,难怪它的主人把它丢弃在这儿。
然而,风荷看着这个托盘,脑中却分明映现出一幅画面:一个年轻女人,托着这个盘于,上面放着碗筷之类,走在这楼梯上……
那女人总是低垂着头,仿佛不想把她那漂亮的面容露给人们看。偶尔抬起头,脸上又往往挂着泪痕。
风荷站在门边,眼前的那一堆杂物突然看不见了。这儿应该放着一张小床,床上垂着洗得发白的布幔。那个女人坐在床沿,紧皱着眉,轻声叹息。
这个女人是谁?
风荷觉得她的脸在自己的记忆中仿佛蒙着一层纱雾,熟悉但又模糊。好像不久前还曾见过似的,可就是捕捉不住。
是谁?究竟是谁?她苦苦地思索着,竭力想揭开这层薄纱,冲破那片迷雾。可是,她办不到,她无法辨认出那年轻女人的真面目。
风荷呆站了好一会儿,终于回转身,继续往楼上走去。
她径直走进正对着楼梯的那间大房间,顾不得找寻开关开亮电灯,快步走到窗前,拔开插销,猛地把窗户打开。
一蓬灰尘扬起,呛得她咳起来。
站在窗前,她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去。她想应该摸得到白果树枝。
窗外,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但风荷确信,她曾在这儿触摸到白果树的树枝,那柔软的、带着嫩绿叶子的树枝……
她突然想起来,这屋里靠窗本来有一张红木书桌的。她曾经爬在那书桌上,仔仔细细地欣赏着白果树,那翠绿的扇形叶子,那累累的黄色果实,她多想摘一颗下来,拿在手里玩玩啊!可她拚命去够,也够不着。毕竟人太小了。忽然,她看到一只大大的螳螂,很神气地从枝叶上爬过。她改变了摘果子的主意,想去逮住那只螳螂。螳螂很快就要爬过去了,她来不及思索,顺手操起桌子上的一条玻璃镇纸,对着那只螳螂用力砸去。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螳螂跑了,镇纸掉了下去。她这才明白过来,自己闯祸了。她记得,当时她便急急忙忙跑到楼下后园,去找那条镇纸,找了好半天,才发现它躺在一个角落里,可已不知在什么地方碰掉了一块。捧着那个跌坏了的镇纸,她是那么害怕……
想想看,快想想看,当时自己究竟怕谁呢?爸爸?妈妈?哥哥?不,都不是。那么是怕谁呢?真糟糕,实在记不得了。但那种恐惧感,却深深地留在记忆中,此刻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她退回屋子中央,四面回顾一下。
这屋子是大变样了。书桌已不知去向,镇纸石当然也没有了。
唉,如果能找到这些,就可以确凿证明,自己曾经在这里住过了。
然而,即使没有这些,就能说明自己跟这里无关吗?
不,不能。那些活生生的回忆又从何而来呢?
风荷陷在矛盾之中了。种种迹象都暗示自己在这环境里生活过,可为什么夏家的人,对此都毫无印象呢?
她决定撇开现实不去理会。她静静地站在窗前,尽量使自己整个身心都回复到幼时的情景中,去感受这座宅子里弥留着的,既熟悉又生疏的气息。
此刻,她仿佛已忘掉了周围的黑暗,忘掉了自己正孤零零地呆在这所大房子里。她也不再感到害怕,只微闭着眼,就那么在窗前站着,站着……
好一会儿,她才默默地转过身来,朝外走去。她像一个被催眠了的人,静静地跟着魔术师的指引,脚步缓慢地走出这间房间,并且很自然地往左一拐,来到另一间房间门口。
轻轻一推,门就开了。无需开灯,她一眼就看到屋子中间放着一张老式的大木床。
这是江南城乡最常见的那种红漆木床。床沿是宽而光滑的木条,上面架着年深月久已松松地下垂的棕绷。床脚下有着高高的木头踏脚,四根笨重而粗大的方形床柱,上面还架着挂帐子用的横杠。
“哦,我的床,这是我睡过的床!”
一道闪电突然掠过风荷的头脑,她不禁轻呼一声,激动的眼泪夺眶而出。
她跨上踏脚,坐到床沿上,也不管那床上积了多厚的灰尘,竟一下子就平躺在那宽宽的床上。
刚刚在床上躺好,她的左手便自然而然地几乎是下意识地伸到棕绷底下,去轻轻地摸索。这是她的一个习惯动作。棕绷下有一块木板,木板上有她亲爱的小布娃娃。
天哪,她还在!我的娃娃还在!
风荷一下子就摸到了布娃娃的胳膊,把娃娃从床下取
出,搂在自己怀里。
她的心猛烈地跳动着。
“寄姆妈,今朝娃娃很乖,没有哭,”她喃喃地说,仿佛还是在小时候,仿佛寄姆妈正睡在她身旁,虽然看不清寄姆妈的面目,但分明闻到了寄姆妈头发上抹的头油的清香。而且,耳旁竟响起了寄姆妈亲切的话语:
“小乖乖,快睡吧。”
对了,“小乖乖,”寄姆妈总是这么叫自己的。
寄妈妈是那么慈样,那么喜欢她。每天晚上,陪着她睡,轻轻拍着,唱着好听的歌。早上给她穿衣、洗脸,把她梳洗打扮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白天,寄姆妈在厨房里忙,她就在那里绕在寄姆妈脚边转来转去。
抚摸着怀里的这个小布娃娃,她现在有点想起来了:
她有一个很凶的姑姑。姑姑不让她晚上抱着布娃娃睡觉,说这是乡下人的坏毛病,不卫生。于是,寄姆妈偷偷地在床底下钉上一块小木板,让风荷一伸手就能摸到。晚上,如果姑姑来,只要一推门,她就把怀里的娃娃往那板上一放。姑姑走了,她就再把娃娃取出来。这是一个只有她和寄妈妈两个人晓得的秘密……
“寄姆妈,你在哪里?你怎么不来陪我?”
风荷轻声说,她侧过身去,没有摸到寄姆妈胖胖的身于,只碰到了冰凉的棕绷。
“寄姆妈,你快来,我害怕!”风荷躺在床上,把怀中的布娃娃抱得更紧了。
猛然,一阵“轰隆隆”的响声,使风荷感到耳膜震痛,眼前似有闪电亮起。
她不知道这只是她的幻觉,而以为外面真的在响雷打闪刮暴风。
这个特定的情景,使她的心智奇迹般地回到了十五年前那个难忘的夏夜,那个使她的命运发生突变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