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将近二十天的准备,叶令超搭法国邮轮启程了。
令超穿着一件米色的风衣,和所有即将远行的旅客一样,挤站在船舷旁,向留在码头上的爸爸、妈妈、妹妹、夏亦寒,还有胡沅沅,不停地挥手。
伯奇夫妇几天来早已经受够与爱子别离的巨大痛苦,此时此刻倒麻木了似地一言不发,只仰头呆望着儿子。
叶太太一手握着手帕,不时擦一擦眼泪,以便把儿子看得更清楚些。
胡沅沅在风荷紧紧的搀扶下,伤心地流着泪。
是的,她应该痛哭。不仅因为离去的是她一心钟爱的男人,而且因为她实际上是最后一个被通知的,她曾经极力挽留他,后来又曾决心跟着他去,可是都没有成功。
沅沅的身子在深秋的寒风中索索发抖。脑海中清楚地回响着令超对她说的那几句简单的话:
“谢谢你以前为我所做的一切。沅沅,希望你能原谅我。再给我一点时间,也许等我回来,我会重新考虑……”
“呜——,”船上的汽笛拉响了。
这一声巨响,引动了船上、岸上的一片哭声。
船上的水手忙着解缆,岸上的工人利索地抽去跳板,庞大的船体开始移动了。
风荷左手搂着沅沅,右手拿着一条白色手绢,拼命地挥动着。
她看到哥哥在船舷边,双手抱拳,向所有送行的人,连连作拱。
泪水模糊了风荷的双眼,她感到身后亦寒那有力的臂膊。轻轻扶着她的腰,给了她支撑的力量。
这时,风荷远远地看到,哥哥从风衣口袋里掏出一张字条,低头去看。
——呵,这就是我给他的,让他在船开之后才能打开看的那张字条。
那上面写着:“哥哥,我爱你!你将永远拥有我这个妹妹。”
哥哥拿着字条的手高高举起来了,他在喊着什么。可是太远了,什么也听不见了。
打从坐上亦寒的汽车,风荷就不怎么说话。
车子越驶近夏亦寒的家,风荷就越沉默。
陷于热恋之中的少女,大概总免不了会憧憬婚后的幸福,梦想着当恋人变成自己的丈夫,当自己由闺女变成新娘以后,新的生活会多么美丽而灿烂。这时,她们往往不会想到,未来的生活将会多么艰辛、多么平淡。即使想到,也总是满怀着自信去迎接它。
她们当然更不会想到,在走到婚坛上去接受祝福之前,还会有多少必不可少的磨难。
俗语说,再丑的媳妇也要见公婆。
尽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化程度较高的男女,已经习惯于一定程度的自由恋爱,但在他们双方已经相中了,谈妥了,甚至海誓山盟了之后,在正式定下关系之前,面见各自的家长,却依然是无可逾越的一道手续。
夏亦寒早已和叶伯奇夫妇相熟,这一关自然而然地过了。现在轮到风荷,她终于到了必须面见未来的婆婆的时候了。
这将是多么难堪,多么尴尬的场面呵。自己将被人用审视的目光,从头到脚细细打量,被人询问这,询问那,既像是通过一场考试,又像是充当了一件被人挑选的物件。
亦寒反反复复地介绍过他的母亲。他说,她性格温和而善良,对人从不疾言厉色。你想,她能同自家的佣人大阿姨那样相处,简直亲同姐妹一般。她能将无亲无故的绣莲养在家中多少年,还出钱让她上医科大学。这都要怎样的肚量,怎样的胸怀啊!
妈妈也多次鼓励过她,给她打气。
虽然如此,现在,风荷坐在汽车驾驶座旁,还是不由得紧张,不由得忐忑不安。
亦寒从侧面打量着风荷,那凝如玉脂的脸上竟没有一丝笑容。
“你在想什么?为什么不高兴?”他轻声问。
“不,我没有不高兴,只是有点儿害怕,”风荷转过脸来,亦寒看到她眼中的神色严肃而忧郁,“我很担心,我是那样无知,那样笨,你妈妈要是不喜欢我呢?”
原来因为这,真是个既可爱又可怜的小姑娘!
亦寒笑了,他用一只手扶着驾驶盘,另一只手伸过去。紧紧地捏了捏风荷放在膝上的小手说:
“我再一次给你打保票,妈妈一定喜欢你。你不知道你有多可爱!而且她知道我有多爱你,她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你很爱你的母亲,是吗?”
“是的,很爱。”亦寒沉吟着说,“她年轻时吃过很多苦。记得我和你提起过,她原本是夏家的一个丫头,我父亲收她做了二房,并且有了我。但就是那样,她也无法改变下人的身份,我大妈根本不承认我,从不许我踏进夏家大门。一直到她死后,我妈妈才总算有了太太的名份,我们母子也才得以团聚。那时,我已经十岁了。”
“风荷抚摸着亦寒的手背,心疼地说:“你小时候一定很苦,是吗?”
“我住在外婆家,舅舅待我很好。他没有成家,没有孩子,所以一心一意全投在我身上。但随着我渐渐长大,渐渐懂事,总有一种被遗弃的孤儿的感觉。妈妈也为这一点而一直深深内疚。如果她知道你的身世,一定会更加疼你。”
“算了,我的事就别提了,”风荷淡淡地说。
这是叶太太特意关照的。她强调,关于风荷是养女的事,除了夏亦寒外,不必让任何人知道,包括亦寒的母亲。因为实际上,她从来就把风荷当亲生女儿看待,将来也永远如此,所以,这个话题就不要再提起了。
风荷和亦寒尊重叶太太的意见。对于自己不明白的来历,风荷曾反反复复追想过。她为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而痛苦。可是,既然毫无线索,毫无头绪,那么,就让那谜一样的过去永远沉埋,永远消失吧!而亦寒也决心不去触动风荷心上的创疤。
车子已拐到古拔路上,亦寒告诉风荷说:
“前面那条弄堂就到了。”
风荷在座位上局促不安地扭动一下。
亦寒感到她又有点儿紧张起来,故作夸张地嗅了一下鼻于,轻松地逗趣道:
“唔,我都闻到大阿姨烧的栗子鸡的香味了!”
今天一早,文玉和菊仙就忙开了。
季文玉的心情也很矛盾而忐忑。她觉得,在她的处境上,真是太为难了。
儿子已经表示,非风荷不娶。这个犟脾气,是决不会改
口的,她知道。
亦寒千百次地在她面前描绘风荷的美丽和聪明。儿子的眼力和心胸,她也是了解的。她相信并且希望今天看到的风荷,真如亦寒形容的那样高雅、脱俗、温柔、文静,最好还能跟人亲热贴心,懂得尊老敬上,那就真是十全十美了。
可是,她也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看仔细,问仔细,只有真正发现问题,才有可能说服儿子,让他改变主意。
她要拿风荷跟绣莲好好比一比,在她内心深处并没有彻底打消让亦寒娶绣莲的想法。她是真心喜欢这个能干机灵的姑娘。
何况文良哥哥也是绣莲的支持者。哥哥的话,文玉是很重视的,哥哥是对自己绝无二心的贴心人啊。
唉,岁月不饶人呵,自己都快要做婆婆了。文玉仔仔细细地对镜梳妆,她还拿不准,应该以怎样的面貌和打扮,出现在风荷这个很可能是未来儿媳的姑娘面前。
她又接受了菊仙的建议,把客厅窗上的竹帘、沙发上的席子坐垫等,都收拾起来,换上洗浆得干干净净的丝绒窗帘和花布坐垫。
这本来是每年换季时必做的活计,就趁今天把它办完,也好准备迎接客人。
文玉正亲自站在方凳上,往上挂着窗帘,忽听得身后有人说话:
“玉姑,当心摔着!还是让我来吧。”
文玉一回头,不知什么时候,绣莲已下楼来了,正站在那儿。
“不用,就好了,今天你不是还要去医院值班吗?早饭在桌上,你吃了快走吧,别迟到了。”
“我不去医院了,”绣莲说。
文玉那正举着窗帘的双手在半空中僵住了。绣莲看得清清楚楚,便笑着又甩出一句:
“今天家里有贵客,我和别人换了个班,留在家中帮你招待招待,不好吗?”
“好,好,当然好,”文玉不无尴尬地回答。
她并未回过头来,但仿佛已忘了自己正要挂窗帘,就那么不知所措地呆站在方凳上。
“玉姑,你还是下来吧,让我来挂。”绣莲催促道。
文玉默默地从方凳上下来,把帘子交到绣莲手中。
望着绣莲动作麻利站在凳上,挂着窗帘,文玉为难地想,这可怎么好!我特意挑了个绣莲有事的日子,约叶风荷小姐来家,偏偏她又不出去了!待会儿叶小姐来了,看我们那样招待,绣莲会不会不高兴呢?女孩子家,都有点小心眼哩!
绣莲挂好帘子,跳下凳来,帮着收拾好零碎东西,又起劲地说:
“玉姑,我去厨房看看。听表哥说,风荷爱吃清蒸鱼,要少放盐,大阿姨可别把鱼做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