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小说 > 天才老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2 页

 

  底片拍了一卷接一卷,他颇有欲罢不能之感,在更换底片的空档,人群中有人自背后拍了他一下。

  “靖恒,我和Linda要先走了。”是他的好友兼事业合伙人丁浩文。

  “什么?”四周的喧哗声使方靖恒无法听清楚丁浩文的话。

  丁浩文于是加大音量在他耳边又重复了方才的话语。两人已意识到热闹沸腾声中交谈颇为吃刀。故而相偕退出重重人阵,远远的避到一处适合谈话的地方。

  “Linda在饭店等我,我们决定要搭明天下午的班机回台湾。”丁浩文说,“我二哥下个礼拜要结婚,除了回台北去参加他的婚礼外,我想先回花莲老家去看看。”他轻吁了一口气,“快一年没回台湾了,你不打算跟我们一道回去?你已经离开家乡整整五年了。”

  五年了?!方靖恒离开老家转眼已过了五个年头,台湾虽常回去,但位于宜兰的老家却始终盼不到他这位离乡的游子。

  当年他为了翁紫岗而离乡背井,在台北闯荡了一年,然后他开始了他浪迹四海、情纵五域的旅快岁月,他的足迹几乎行遍了整个地球。

  摄影是他的专长,他与丁浩文于新加坡认识,进而于当地共组了摄影工作室,丁浩文的文籍妻子Iinda专业的理财经纪人,她的长才为他们合作事业的盈余创造了加乘的财富。

  冲着对这对夫妻兼好友的信赖,方靖恒任由自己继续过着逍遥四海,游走天涯的生活,虽然他也曾深深羡慕同样爱好旅游的丁浩文有Linda为伴,但走过茫茫天涯路,望断多少云和树,他始终没找到可以取代翁紫翁在他心中地位的女子。

  “祗园祭结束,我想你应该会接着赶去拍神户祭,再来是大阪天神祭吧?”丁浩文见方靖恒失神未答,迳自说着,“拍完了关西大祭,你的‘日本祭典之旅’就可以交稿了。”

  对各地风俗民情兴趣浓厚的方靖恒另外还有一个头衔——旅行作家。他每到一处除了摄影外,便是撰写当地的风俗人情.行走欧、澳、非三洲他共写下七本旅游札记。

  “下个月五号,我们约在昆士兰见。”方靖恒对丁浩文预约下次的碰面时间和地点,显然他并没打算一起跟丁浩文回台湾。

  “OK!”丁浩文爽快答应,继而打趣说:“不拨个空去新加坡看看?难道不怕我和Linda并吞了一切?”他头一次看见有人可以如此放心的把自己的事业完全交给别人去管理。

  “如果你和Linda会这么做,全天下就没有可信之人了。”行遍几十个国家,接触过无数的种族,方靖恒有十足的自信也绝不会看错人。

  “你的恭维真使我飘飘然,我不得不承认你的确慧眼独具,哈哈哈!”丁浩文朗声大笑。

  “慧眼独具……”方靖恒反覆的念着这四个字。印象中紫岗也曾腻在他的胸怀里撒娇的说他慧眼独具。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曾经,他们夜卧沙滩,不断的细数天上的星辰,紫岗总爱对着无垠的夜空,轻哼着齐豫所唱的那首“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歌声仿佛还回荡在耳边,然而紫岚已投向另一个男人的臂弯,而自己则真的……真的流浪远方了。

  “如果你和Linda在昆士兰没等到我的人,就别等了。我可能……可能会回家吧?”

  一首“橄榄树”使方靖恒思乡的情怀陡然被挑起,他隐约看见翁紫岚的身影在故乡向他召唤,声唤着他回乡吧。

  台湾东部一个依山傍海、民风淳仆的小村庄,有一所名为“慈安”的幼稚园。

  在某个艳阳高照的星期天,那儿来了一位新老师,她的名字叫赵筠。

  当赵筠在教学馆的办公室完成报到手续后,即在负责人方靖慈的带领下逐一走遍占地约一千五百坪的园区。

  四周围有矮墙环绕的园区腹地极为广阔,大门前铺满人工草皮的大操场旁,三层楼高的教学馆巍峨矗立,另一侧几棵老榕树的浓荫下有溜滑涕及秋千等各项游乐设施连成一气。其中那个浅浅的戏水池更是吸引了赵筠全部的目光,她开始想像自己与一大群孩子在里头浅水花、打水仗,大人小孩玩得不亦乐乎的情景,脸上的笑意不觉漾得更浓了。

  慈安幼稚园是个与青山绿水为邻的好地方,不仅触目所厦的绿意及海水的气味令她神往迷醉,就连带领她的方园长都亲切得宛如自己的姐姐,那削薄的短发搭配瘦长的身材,感觉简直像极了赵筠住在台东的六姐赵笙。

  赵筠与方靖慈边逛边聊,气氛轻松而平和,她们沿着操场走到底,一长排修剪平整的七里香俨然一处分水岭,将一栋大坪数的建筑物一一桂园居,区隔于园区最尾端。

  桂园居系日式平房所改建,外观上仍大致保留了日式建筑的特色。

  正对门口的矮墙旁有一棵大樟树,树下绑了只精壮的大黑狗,睁着圆滚滚的眼珠子示威似的对赵筠汪汪吠叫了几声。

  而这里将是赵筠往后居住的处所。

  一对年约五十岁上下的老夫妇在桂园居的大门前迎接赵筠。他们均是慈安的灵魂人物。

  “这位是我舅舅,人称阿桂步。”方靖慈介绍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用心栽值与细心照顾所成,同时他也是娃娃车的司机。小孩子口中的阿桂爷爷。”

  “赵老师,欢迎你。”福福泰泰、方头大耳的阿桂叔以着老人家慈蔼的微笑欢迎赵筠的加入。

  “这位是阿桂婶,也就是我舅妈。”方靖慈走到圆圆胖胖的老妇人身边,搭着她的肩头说道:“她精湛的厨艺负责填饱慈安每个人的胃。”

  阿桂婶笑咪咪的打量赵筠,“希望赵老师会喜欢这里。慈安的小朋友都非常的活泼可爱。”

  “阿桂叔、阿桂婶你们好!”赵筠展露了一贯爽朗明亮的笑靥欠身问候,“你们老师长老师短,听来挺‘生份’的,还是喊我赵筠吧,要不叫我小妹也行,我有六个姐姐,在家排行老小,我向来就是个小迷糊,丢三落四的情形在生活里俯拾皆是,以后还请你们多包涵。”

  从方靖慈三人满满的笑意看来,赵筠的坦率无疑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舅舅、舅妈,我得回去了,赵筠就麻烦你们了。”方靖慈向阿桂步夫妇说完,转而对赵筠说:“我跟我先生及两个女儿住在离这里约五分钟车程的‘湘园’,有机会欢迎过去坐坐。”

  赵筠点头回应,从而了解到方园长并不住在桂园居,如此说来,这里应该只有她与阿桂叔夫妇住喽?她心想。

  方靖慈走后,赵筠随阿桂叔夫妇由大门入内。首先是宽敞而陈设简单的客厅,旁边是餐厅与厨房,另一边由走道进入。分别是三个房间与一间浴厕,各处整齐干爽,地板亦光滑溅净,简直称得上是一尘不染,阿桂叔夫妇爱干净的程度可真令赵筠咋舌。

  “我跟阿桂叔住在最前面那间,以后你就住这个房间。”阿桂婶领赵筠来到走这的第二问房间,“这里的其他几位老师都是本地人,既生在本地,也嫁给本地人,所以你算是第一位住在桂园居的老师。”

  踏涯房门的赵筠眼前一亮,一扇窗正对着慈安的后院敞开,后院的景致与矮墙外或远或近的田园景色完全进入眼帘。房间里床铺、衣柜、书桌椅……一应俱全,比起以前和碧瑶她们几个挤在四坪大的宿舍,这个五坪左右的大空间真的给赵筠带来极大的意外与惊喜。

  “哇!这房间好大哦,看起来好舒适。”赵筠欢欢喜悦的呼道。

  “这是靖慈出嫁前的房间。”阿桂婶顺口说道,“靖慈都已经嫁出去十几年了,这房间一直都空着,能有人住进来,桂园居也会显得热闹些的。”

  “在我来之前,这儿只有您跟阿桂叔吗?”赵筠好奇的问。“后面第三个房间是空着喽?”

  “是啊,这儿就我们两个老的。”阿桂婶轻描淡写的一语带过。

  赵筠认为阿桂婶谨慎的应对是因为她们初次谋面彼此还生疏之故,因此她亦不再往下多问。

  “往后生活上有任何需要帮忙的地方就尽管告诉我们。”阿桂婶临走前热心的叮嘱。

  阿桂婶一离开,赵筠马上跑到敞开的窗前深深的吸了口气,兀自赞叹着,“回到家乡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她倒向窗旁的弹簧床,铺好的床单和叠在一角的薄被隐约透出阵阵的干草香。她在床上抱着枕头翻来翻去,东瞧瞧西望望,愈看愈高兴。虽然这未经装潢的房间摆设极单纯,可这份简单却教她开心得不得了,也许是那一扇可以望见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的大个满足了她的幻想。因此她已经暗自盘算着,要在慈安幼稚园这个地方终老一生。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