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结婚了?!”我大吃一惊,赶忙问著:“惠如知不知道?”
“谁敢跟她讲?我看她这里好象不大灵光。”安妮又塞了一大团沙拉入口,神秘兮兮地指指脑袋,接著又说:“听说她妈妈有精神病呢!你跟她那么好,怎么会不知道?”
我沉默著,用一种不耐与谴责的眼光望著她,内心对她感到既厌又怜,我觉得她这样喋喋不休地在讲著别人的丑事,似乎在掩盖什么,也似乎显现出她内心的空虚和自己的肤浅。
不知是安妮太迟钝,还是装不懂,她的话锋──如她的胃口,越来越好。
“我就不明白,小李为什么还拿她当个宝,你没看小李对她简直连大气都不敢吭一声,真是!今天请客还不是想让她开心,方才小李还说再跑一趟就打算下来,想找同学合伙做生意什么的。今天虽然说是开同学会,说穿了还不是为他的宝贝太太,唉!我就没那个命,谁替我想过?”
“李青不是一直对你很好?你要他上船他就听你的。”
“好个屁!要他上船是为他好,窝在苏澳那种小地方有什么搞头?他又不肯跑远洋,近洋船待遇差得多了呢!这些都不讲,三个月回来一趟,每次回来总是不停地抱怨,在家的时候不是吃就是睡,再不就往牌桌上一坐,屁股上象沾了强力胶一样,扯都扯不下来,根本不管我和孩子的死活,我也不理他,自己玩自己的,这年头啊快乐要自己找,犯不上整天死守在家里当欧巴桑。没有人会感谢你的。你看,吃得象个猪样的就是他!才卅出头就已经有一副中年人的身材了,再过几年头发一白,就成了欧巴桑了!”
顺著她的手势看过去,我实在不敢认那个人就是李青,可不真象个中年人了?腹部凸出,脸膛发胀,头顶渐疏,刚才进门时只听说李青来了却没看见他,当时他还猛对我笑,我一面接受他的招呼一面在心里嘀咕著,想不起他是谁,却再也料不到他竞会是李青,看来岁月在他身上真是留下狠命的一耙。
其他几位男士都没有象李青这样。他们这班同学,毕业时一共只有十二个人,除了两个到美国,一个当教员之外,其余的九个人全在船上工作,如今都当到一副以上的职位。象木瓜和大刘在小公司里已经以大副的票干船长的缺了,只有李青由于在苏澳教了一年书再上船,所以到现在才干到二副。今天一共来了七位,只差阿渔和吴文旺。这是他们毕业后第一次聚会,要把这些经常航行在外的同学凑在一块还真不容易呐。
听他们谈话,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牢骚,对跑船更是觉得十分怨腻,都想在陆地上求发展,小王口口声声嚷著要下来卖牛肉面开杂货店,干什么都比跑船好!鸡皮也叫著要下来开计程车。还是小李比较有头脑,他提议大家合伙集众人的智慧与力量共同努力。一定比一个人的成就大,经他一提每个人都很有兴趣,纷纷提出意见进行商讨,推小李为召集人,订下两年计划,两年内各自筹钱,每人以五十万为原则,筹设一间小型的航运公司;不足的钱可以向银行办理青年创业贷款。
听他们兴致勃勃地谈论著,我心底也兴起几许希望,如果这个计划真能实现,那么我的阿渔就不用上船,我也不必一年到头望眼欲穿“痴痴地等”了。
饭后,李青急不得的就去拉椅子摆桌子,一个劲地喊:“上场啦,别耽误时间。”安妮狠命地瞪著她丈夫骂道:“赌鬼,象赴死一样的猴急!”
牌局很快地组成,太大们都各自围坐在丈夫身边看牌,我是既不会打也不爱看,跟其他两位太大不很熟,找不出太多话题来扯,心里又惦记著盈盈,于是起身向惠如和小李告辞。
“我送你。”小李坚持地说著。
走出巷子,小李一点没有停下来的样子,只侧过脸很客气地说著:
“假如你不太累,我们散散步好吗?”
“嗯。”我想他可能有话要讲。
“真抱歉,把你阿渔借走。”他诚恳而歉疚地笑笑。“希望你能谅解;家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我在胎上根本定不下心工作,套句俗话,真象是热锅上的蚂蚁。心仪,你会不会怪我?”
我没搭腔,默默地走著,心里说不出是什么味道。
“这回在船上,阿渔几乎和我吵了起来,他气呼呼地想揍我,骂我窝囊,没出息。我没法让他明白我的想法,他也绝对不能体会我的执著。毕业后每个人在思想上都会有所改变,并且有著不同程度的成长。在某些方面,我们的想法很能沟通,唯独对感情的事是站在完全不同的立场上,阿渔他是个独占欲很强的人,蛮横专断,激烈热情,我却认为爱是含有永无止境的自我奉献,是施不是受,在整个给与的过程中就能得到满足,就好比一个人朝著某项目标努力时,重要的不在于获得成功的那一点,而在整个努力过程中就已经体验到许多快乐,也就是一种收获,一种拥有,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轻喟一声,点点头。真想不到这个外表看来硕壮粗糙的男人,内心竟有著这么崇高的理想,这么细致的情感。
“假如说我对惠如的事一点不介意、不痛苦,那是骗人;只是,我不愿自己让怒火燃烧得失去理智,因为人一冲动起来,常常会做出终身后悔的错事。天知道我用了多大的力量来稳定自己……。我时常想,任何人在苛责别人之时,应该先考虑到自己有没有权利这样做。比如象我们当船员一年到头不在家,把那么多寂寞空白的日子留给太大,是不是还有权要求她们无条件地为丈夫守贞?在某方面来讲,这似乎有点不合乎人道、但是很少男人们会同意这一点,就象很少有人敢保证自己在外面时不偶尔放纵一下,但是从没有谁会认为这样做是不忠于妻子,或是在他人格上有什么污损。说起来,人多半是‘严于责人,宽于谅已’。心仪,说了这么多,你能明白我的想法吗?”
“能,我能。”
“惠如要是有你一半灵慧就好了。说也奇怪,这些话跟你讲起来是这么自然容易,对自己最亲近的太大反而难以启齿。”
“小李,惠如比我灵慧多了,给她时间,有一天她会懂得你这份挚情的。”
“但愿如此。”他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之光,声音里却依旧有著许多悲凉。
“你累了吧,我叫车送你回去。”
临下车前,小李特别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说:
“我打算下星期带惠如和小强到阿里山去住几天,回来后再来看你,替我问候阿渔一声。”望著他渐行渐远的车子,我心中涌起太多的感触。
第九章
岁序由暮春转入盛夏,腹内的小生命也随著时日的增加而逐渐膨胀隆起,薄薄的衣衫下,已掩不住他的存在了。
天热,人很容易疲倦,加上室内郁结著那股驱不散的澳闷,象一层无形的网,捆得人整天都昏昏沉沉提不起精神。
每天固定的家事做完之后,总觉得好累好累,实在没有闲情和多余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尽管阿渔一再来信催我该去看看房子,该去拜望刘老师,该去这,该去那,我都一拖再拖懒得动,连大弟子武的婚姻大事,我也只管动口不动手,负责提供意见而不参予实际工作。要不是何船长一通电话,我可能还一直懒下去,等生完孩子之后再说呢!
何船长告诉我在永和竹林路底,镇公所对面,正在兴建一批公寓;建筑、结构都不错,他已经订了一、二楼两层,要我也去看看,如果喜欢不妨订一户,将来彼此好有个照应。我去看过房子,什么都好,就是价钱不好,以我们目前的经济能力来讲,实在是一种奢望。
两天后何船长来电话问我决定了没有,我支支吾吾地道出了心里的矛盾与难处,他很快地否定了一切,爽声地说道:
“那天我不是讲过,钱的问题不要担心的吗?你真是太客气太见外了。”
“可是,我……”
“好了,不要多说了,就这么决定,下午我陪你去缴订钱。”
就这么简单,我买下了一幢房子,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写信告诉阿渔,他似乎比我还兴奋,写了一大堆注意事项,还亲自画了设计图,剪下许多画片供日后布置新居时参考,真恨不得亲自跑回来监工;说实在的,我还真巴望他能回来,省得我挺个大肚子四处忙到处跑。
十月底,房子全部完工,随著竹林路的拓宽,附近的店铺、住家有如雨后春笋地竖了起来,一下子变得好热闹好拥挤;和我第一次来看房子时的冷清,真有天壤之别。完工后的新屋,有如修饰整齐的少女,显得清晰明亮,充满著蓬勃的朝气,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振奋感,想到这将是我和阿渔的家,一个属于我们的爱窝,不由打心底高兴起来。